“顿悟”就是我们要的最终结果,意即让用户自行揣摩(这个过程则会进行记忆的精细化加工)通常不用体现出来。
比如:
车抛锚了,拖车来了,没有绳子!啊,把裤子脱了当绳子拖车啊(Levi’s牛仔裤)
又比如,下述公益广告:
他,10年如1日,每天100下俯卧撑… 他,右脚跟左手都是假肢。
构建故事型文案的核心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故事思维并非一味的吸引眼球、夸张夸大,如上述文案,故事本身都很真实。纯粹的夸张型文案不仅对“产生持久记忆”帮助不大,甚至在“改变用户态度”方面还会产生负面影响(让用户觉得产品品牌华而不实)
故事型文案优点虽然很明显,震撼人心,难以忘怀,但缺点同样很明显,对撰写文案的人要求极高(强大的想象力、丰富的人生经历、弹簧般的思维张力),同时耗时大,风险大。
689314245b42d7d56a8802.25695462.jpg
那么,如果需要快速写出同样让人记忆深刻的文案,还有哪些策略?
应用“自我参照效应”写作文案
766468945b42d7e2210a38.28366051.png
人们总是能够久久记住与自己的某些特征有关的人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驾驭“自我参照效应”来达成用户对文案构建长久记忆呢?
最简单的办法,直接询问用户。同时让问题与最著名的同类品牌进行关联,突出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
“问题”能唤醒我们针对某一品类进行“自我参照”回忆,而著名品牌通常是绝大部分人都听过的,这就无形中偷偷的将我们产品的认知与知名品牌“关联”起来了
比如,假如我们要为某碳酸饮料品牌做文案(假如品牌名叫万事可乐),那文案的粗糙版可以大概这么写:
你尝过万事可乐么?喝多了也不发胖的可乐。
8203569165b42d802b83a58.91827292.jpg
“自我参照效应”的策略尤其适用于“新兴”产品或品牌。
又比如,假如有个专门针对“女性问题”的产品问世(假如产品名叫玫瑰),也可以大概这么写(文案示例):
你在玫瑰上问过问题么?女性问题,比知乎更懂你。
不少老板很难摆脱狭隘的竞争意识,觉得自己花钱做广告还提其他厂商的品牌就像免费给对方做广告一样,这个想法其实不无迂腐。
换个立场想,人家大品牌砸了几十亿元兢兢业业十几年才在广大群众心中构建的认知,而你却仅投入少量成本就将之“借用”过来了,到底是谁占谁便宜呢?
除了故事型文案、自我参照型文案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认知区别型”文案来构建“过目不忘”。
应用“认知区别性加工”写作文案
10860730265b42d82f7f37d0.79314023.png
这里需要提及到的是“分类”思想:对于某一分类的某个事物,它与典型特征差异越大,我们的记忆往往越深刻。
比如,鸟类而言,世界上会飞的鸟有成千上万种,但我们能记住名字的没有几类,然而,我们却对不会飞的鸟,比如鸵鸟、企鹅印象尤为深刻。
类似的道理,上述提到的辣椒酱的文案:
辣酱,还是公的香。
(配图是一个长着滑稽胡子的年轻少女)
这个文案我是几年前看到的,只看过一遍就记住到现在。个中原因在于,这个文案不仅对标了知名品牌“老干妈”,同时还以“长着滑稽胡子的少女”(与人类女性这一类别的特征反差巨大)使人过目难忘。
类似的道理,又比如,杜蕾斯的经典鞋套文案:
北京今天暴雨,幸好,包里还有两只杜蕾斯。
为何几乎所有人都能过目不忘,一方面是因为杜蕾斯本身就是个话题性商品,但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谁会想到计生用品居然能临时当鞋套呢?(同时还暗示了该商品韧性强、不易破的优点)
可见它同时应用了“认知精细加工”以及“认知区别性加工”两个策略,让人们常年津津乐道也就不为怪了。
类似道理,我们也可以写出“认知区别性加工”型文案,只需思考两个步骤:
1. 确认产品的独特优势
2. 思考独特优势除了常规用法之外,还是否存在“特殊”的惊喜用法。
比如,某商务电脑包,其独特竞争优势是“坚固”,那你就可以思考,坚固除了能保护电脑之外,还有什么特殊用法?随时随地当小凳子。于是灵感来了:
“让充实而疲惫的身体,随时随地得到休息。”
背景可以是一张坐在电脑包上笑着打电话的商务人士
本文案的认知区别性在于,以前从未有电脑包当小凳子,在吸引用户好奇(增强记忆)的同时又让用户自己觉察电脑包特别坚固的独特优势。
又或者,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反衬产品的独特优势。
比如,某品牌运动鞋,其竞争优势是弹性。那我们就可以思考:
弹性特别好在什么情况最有优势?运动比赛的时候。
那逆向思维,如何反面突出鞋的弹性好呢?
禁止使用。
于是,我们的文案可以粗糙构思如下:
“致百米跨栏运动员:刚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今起禁止穿S跑鞋参赛,这对其他选手不公平。”
从未有过运动赛禁止某普通跑鞋的情况(认知区别),整个文案完全没有提到“弹力”两字,而是留给用户自行体会,同时兼容了故事型文案的优点。
9502698995b42d84fe20140.35799065.png
第四步:视觉化、语音化雕琢
关于文案细节内容的雕琢及措辞注意事项,基本包括以下几点:
13517278815b42d85be656a2.62705247.png
1. 用「视觉语言」取代抽象语言、形容词等
比如描述妹子就别用美丽漂亮,而应该说“走过之处,男女老幼无不回头再看一眼”
2. 用「比较」来凸显某物而非量词、数字
比如促销时不要说“特价166”而应该说“原价699,今天特价166”
3. 对新产品用「分类语言」让用户大脑进行快速预热、产生预期
比如你推广一款新产品“碰碰”,务必先告知用户这是儿童玩具而非交友产品,让用户一眼即明该如何评估你的产品优劣
4. 扭转自己的直觉表达方式,打动用户唯有从「用户视角」思考
不要强调你的产品有多了不起,而是告诉用户这了不起的产品能为他带来多大的收益。
总结
外行看文案看的是文字艺术,内行看文案看的却是战略艺术。
文案归根结底是产品(品牌)战略的终端艺术展示,卓越的文案离不开对战略思想的彻悟,对产品的用心体验、对用户的感同身受。如此,方为文案人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创富吧:每日更新全网精品资源!